今天周日,但早上不到8點我就逼自己起床了,不是因為要去教會,而是為了去考試,公職考試。我坐上8點半的公車,車上不少人在討論著怎麼才可以找到考場的地點,我當時就猜車上多數人今天早上的目的都和我一樣~不同的是,我只是去陪跑的(因為我覺得考上的機率很低)。
下車後有一個年紀比我稍微大一點點的女士向我問路,她也是去考試的,所以我們就一起走了。一路上她說自己也考了好幾次公職,之前考的薪奉點都相對較低的職位,所以考題都不難,但這一次的考試她比較沒有心信。

說實話我沒有心情聽她說自己的公職考試經驗和心得,時間太早了,我的腦還沒清醒,還處於半睡眠狀態。只記得當下的我覺得她好厲害,對於考公職很有決心、也很有毅力。我自己呢?連起床都懶得起,沒有甚麼準備就上考場了,真的要好好想一下我考公務員的緣由(可參考《為甚麼要考公務員?我遇到的四種回答。》)。
自從大學畢業回來,最常聽到的就是大家會問我為甚麼不去考公務員。說實話,我對公職沒有很大的興趣,但我還是有申請報考公務員啦,而且不止一次。剛回來澳門的對澳門的制度很陌生,所以我申請過文化局、行政公職局、社會保障基金等不同部門的招聘試,想藉此了解一下澳門當時的發展方向以及對人才的要求。每一次的結果都一樣——我不符合參考資格。經了解過後被告之了一個超傻眼和無語的理由,他們說無法確認畢業證書上的名字就是我本人的。我有解釋說美國文化都把姓氏放在名字的後面,而澳門證件則把姓氏放在前面。說起來也奇怪,在澳門外語姓的本地人滿街都是,那些人文件上的的名字怎麼又沒有問題?當時接待我的職員是這麼回我的:「你又不是外國人。」
這讓我更對公職考試感到無比的反感!好吧,我也不想跟他們一般見識。從此,我也沒有再報考過任何公職考試了。直到大概三年前吧,我又開始報考公務員。有一次我的好朋友跟我說,雖然政府拒絕我參考的理由很白痴,但也不可以放棄每一個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好的機會。如果今天我們不報考,那麼機會永遠不會出現;但只要我們有報考,就一定會有機會。所以,我被「抓」去申請了。
讓人值得欣慰的是,我的證書和身份沒有再被質疑了,看來澳門政府也是有在進步的~ 但是!這不是我重新報考的原因。我還是覺得公職考試的要求和程序很不討喜,再加上我自己也不想成為一名公務員(因為遇到的公務員態度都很不優);只是我認同朋友說的,報考公務員只是在為自己創造一個機會,如果真的有考上了,最終要不要當一名公務員的選擇權是在自己手上。凡事給自己多一個選擇不好嗎?
也是因為這樣,我的公職陪跑生涯開始了,至於還會陪跑多久,我還沒下定主意。